http://www.hteacher.net 2017-01-28 15:23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
1.【知识点】职业理念——儿童观
【答案】D。
【解析】“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表现的是儿童作为学习的主人,要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故选D。
2.【知识点】职业理念——儿童观
【答案】A。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师要注意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因此要实行因材施教。
3.【知识点】职业理念——教师观
【答案】B。
【解析】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教师要有与家长沟通的能力,面对材料中的问题,教师应该单独与家长交流。争取家长的配合。又不伤害家长的感情。
4.【知识点】职业理念——儿童观
【答案】A。
【解析】刘老师的话维护了幼儿的人格尊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儿童观。
5.【知识点】职业理念——教育观
【答案】A。
【解析】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孩子,体现了评价标准要多元化。
6.【知识点】职业理念——教育观
【答案】C。
【解析】教师和园长的做法从幼儿需要的角度出发,和家长进行了交涉,并未强制入园锻炼,尊重了家长选择的权利。
7.【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
【答案】C。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廉洁从教,不可以权谋私,不能接受学生及家长的“贿赂”。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但作为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学生自己制作或购买的表达心意的小礼物,可以适当接受。
8.【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
【答案】B。
【解析】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更不得侵犯学生的权利。
9.【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答案】B。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五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二)有合格的教师;(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题目中8选项表述为优秀教师,是错误的。
10.【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章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的行为属于侮辱学生,其影响性质恶劣,应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故选A。
11.【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12.【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答案】C。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
13.【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答案】D。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4.【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答案】B。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四章规定,义务教育中提出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15.【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幼儿园工作规程》
【答案】D。
【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一条,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三至四周岁)二十五人,中班(四至五周岁)三十人,大班(五周岁至六或七周岁)三十五人,混合班三十人,学前幼儿班不超过四十人。
16.【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7.【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18.【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答案】C。
【解析】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故选择C项。
19.【知识点】文化素养
【答案】D。
【解析】世界贸易组织为WTO。
20.【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答案】B。
21.【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答案】A。
22.【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文学素养
【答案】D。
【解析】“诗圣”是杜甫;“诗豪”是刘禹锡。
23.【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文学素养
【答案】B。
【解析】出自于《穿鞋子的猫》。
24.【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答案】C。
25.【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科学素养
【答案】C。
【解析】F-22隐形飞机是美国已经研发成功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五代战机。
26.【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答案】C。
【解析】Home键可以将光标移到当前行的开头位置;End键可以将光标移到当前行的末尾;PaUp是向上翻页键,多次点击可将光标移到当前文档的开头位置;Ctrl+End可将光标直接移到文档尾部。
27.【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答案】C。
【解析】MAX函数的功能是求最大值,因此结果为45。
28.【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答案】B。
【解析】由于提问涉及的是玩具汽车,可以由涉及玩具汽车的条件人手进行推理。根据题干可知,小周在周四、周日不工作,由(3)可知,他在周六也不卖玩具汽车,可列表如下:再由(1)可知,只在两个连续的下午卖玩具汽车,由表可知,只能在“星期一和星期二卖”与“星期二和星期三卖”二者之间选择,则星期二下午必然卖玩具汽车。故答案选B。
29.【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答案】B。
【解析】高粱是制造白酒的原料之一,黄豆是制造酱油的原料之一。
二、材料分析题
30.【知识点】职业理念——教师观
【参考答案】
材料中“我”的教育行为是合理的、恰当的,践行了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
首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材料中,“我”并没有直接将蚂蚁为什么会跳圆圈舞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儿童.而是引导他们进行思考,促进他们的观察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次,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材料中,“我”没有忽视学生的兴趣,而是将儿童的兴趣转化为一门精彩纷呈的活动课程。
最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材料中,“我”能够及时反思,以研究者的眼光抓住每个促进儿童发展的机会。
总之,“我”的教育行为促进了孩子们观察力、思考能力的发展,值得提倡。
31.【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
【参考答案】
张老师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首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爱国守法。材料中,张老师对上课随便说话的幼儿,采取嘴巴贴胶布的方式,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违反了《教育法》和《教师法》,没有做到爱国守法。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材料中,张老师对幼儿上课说话的行为,没有耐心处理,而是采取暴力的嘴巴贴胶布的方式,没有尊重幼儿的人格,侵犯了幼儿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牢记教育相关法律的要求,并践行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要关心热爱每一位幼儿,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32.【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答案】
(1)盼到家乡人,听到家乡曲,满满地激荡起老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让老人感到无比激动与喜悦。
(2)树叶有对根的情意,所以它顽强地抵住风的席卷,在树根的旁边来回翻转,直到化为春泥,滋养生它养它的树木。他们却似被风卷走的树叶,没有大树倚靠,成了孤独的一片落叶。他们黯然的神情,是一种有家不能回,有亲不能顾的无奈和伤感;他们铿锵的声音,是一种对家乡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热烈真挚的爱,他们原本不愿意成为游人,却拧不过现实的牵绊,留在他乡成了异客。
【点评】
第一题:第一段写作者一行人应邀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第二段写为演出搭设舞台期间得到了许多同乡人的帮助,一片浓浓的乡情融于其中,从这里开始便引出了文章关于乡情的中心主旨。第三段是两位居于台湾多年的老者听到家乡戏曲的反应,戏曲唤起了他们心底最深处对故乡的记忆。“紧紧”“抓”和“颤巍巍”这样的词语,生动地表现了作为一个异乡人在听到家乡戏曲时的激动和喜悦。第四段讲述了戏曲还在演奏,而作者已经陷入了乡情的思考中,最后以台北的雨结尾,是对这种感情的沉思。
第二题:“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这句话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思考,题干要求扩写,目的是让作者的情绪更加饱满。作答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句子内容进行扩写。比如,对于远在他乡的游子常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情怀,可以将游子比作落叶,将家乡比作根,将抽象的思乡之情具化为落叶对根的情意,这样可以使情感更加浓郁。后面的部分适当地加上可以表达怀念、企盼之情的形容词即可。
三、写作题
33.【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写作能力
【参考范文】
播种好习惯收获好人生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命运。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从而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好的习惯。
老师要不断鼓励孩子,让孩子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必须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比如教育孩子要有集体意识。在如厕、走路、放学、洗手、做操等活动的是时候,要鼓励孩子排队.对表现好的予以现场表扬或者奖励小红花等。孩子们得到鼓励之后,都愿意效仿表现好的同学,这样慢慢地就养成了孩子凡事排队的好习惯。
老师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孩子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或者做的……”这就对老师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们要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勇于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
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年轻的家长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的家长,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师通过微信、QQ、校讯通、电话等多种方式多与家长沟通,要求家庭和幼儿园要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放在首位,把幼儿园对幼儿的行为规范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在家庭中也有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共同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说得简单一点,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人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他们将来生活得更好奠定基础。
【点评】
开头引用心理学家的话,来说明习惯决定命运,幼儿这个阶段养成好的习惯会受用一生,所以作为一名幼儿老师,必须注重孩子习惯的养成。这样顺理成章地将重点转到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上。通过老师鼓励孩子,让孩子在不断的练习中养成好习惯;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家长配合,共同促进孩子习惯的养成这三个分论点展开论述。在具体写作分论点的时候,能够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同时联系这个阶段儿童的特点展开论述,使文章的说服力更强。文章结尾引用叶圣陶的话,再一次申明好的习惯的重要性,回扣论点,使文章首尾呼应,相得益彰,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相关推荐:
责任编辑:宗美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